《佪 聲》
~創團作~
《佪聲》探討聲音/身體、慾望/恐懼、夢境/記憶、現實/虛幻的各種關係,希望在眾聲喧嘩的時代中、在冷漠疏離的空間裡,藉由聲音與肢體傳達人性內在的情感糾結,喚起久被遺忘的內在聲音,在一切外在的制約慢慢剝落後,還原為最最原始的單純;當您內在被觸動了莫名的感受,「身聲」將與您一起互動交流,佪聲激盪。
在一個破落殘敗像是文明崩解後的廢墟中,一群互不相識的人在夢中同時甦醒過來,他們喪失了記憶,因此過去一片空白,他們失去了賴以溝通的語言能力,所以身體與聲音成為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他們甚至弱視幾近盲人,行動因而受限。在此完全陌生的環境中,他們用最最原始的感官能力去探觸彼此、建構空間、確立關係,人類本能的感知能力在此得到最大的發展,一個混沌的儀典倫理漸趨成形‧‧‧
夢的啟示是他們與過去連結的唯一橋樑,偶爾,他們會夢到文明世界的浮光掠影,夢到不解其義的片語隻字,這造成他們生活上極大的趣味與干擾;後來他們才知道,原來大家反覆做著相同的一個夢,夢中有一座孤島,在狂風暴雨、波滔洶湧的暗夜中卻大放光明,這光是他們從來不曾見的,而且島上隱約傳來天籟般的聲響,像是內在最深沉的呼喚,於是他們不約而同的去尋找夢中的光與聲的島嶼......
創作群
【1999】
藝術指導:張鶴金
導演:吳忠良
創作/演出:簡昭宜、劉春玉、黃叔屏、吳忠良、劉繕維、黃俊華、 李為仁
舞台監督:吳文翠
舞台、服裝設計:張鶴金
燈光設計:許文賢
攝影:蔡德茂、王永泰、三豪子
【2000】
導演:吳忠良
演員:劉婉君、鄧 唯、袁正玉、劉淑娟、楊怡婷、簡昭宜、張偉來、林凌峰、吳忠良
舞台設計:張偉來
服裝設計:鄧 唯
燈光設計:關雲翔
攝影:楊基發、鄭子豪
演出經歷:
首演:1999年11月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烏梅酒廠
舊作重製:2000年12月台北縣政府演藝廳
在一個破落殘敗像是文明崩解後的廢墟中,一群互不相識的人在夢中同時甦醒過來,他們喪失了記憶,因此過去一片空白,他們失去了賴以溝通的語言能力,所以身體與聲音成為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他們甚至弱視幾近盲人,行動因而受限。在此完全陌生的環境中,他們用最最原始的感官能力去探觸彼此、建構空間、確立關係,人類本能的感知能力在此得到最大的發展,一個混沌的儀典倫理漸趨成形‧‧‧
夢的啟示是他們與過去連結的唯一橋樑,偶爾,他們會夢到文明世界的浮光掠影,夢到不解其義的片語隻字,這造成他們生活上極大的趣味與干擾;後來他們才知道,原來大家反覆做著相同的一個夢,夢中有一座孤島,在狂風暴雨、波滔洶湧的暗夜中卻大放光明,這光是他們從來不曾見的,而且島上隱約傳來天籟般的聲響,像是內在最深沉的呼喚,於是他們不約而同的去尋找夢中的光與聲的島嶼......
創作群
【1999】
藝術指導:張鶴金
導演:吳忠良
創作/演出:簡昭宜、劉春玉、黃叔屏、吳忠良、劉繕維、黃俊華、 李為仁
舞台監督:吳文翠
舞台、服裝設計:張鶴金
燈光設計:許文賢
攝影:蔡德茂、王永泰、三豪子
【2000】
導演:吳忠良
演員:劉婉君、鄧 唯、袁正玉、劉淑娟、楊怡婷、簡昭宜、張偉來、林凌峰、吳忠良
舞台設計:張偉來
服裝設計:鄧 唯
燈光設計:關雲翔
攝影:楊基發、鄭子豪
演出經歷:
首演:1999年11月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烏梅酒廠
舊作重製:2000年12月台北縣政府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