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聲劇場 SUN SON THEATRE
  • 最新消息
  • 關於身聲
  • 劇場
    • 作品全紀錄
    • 親子劇場
    • 國際演出紀實
    • 合作創作
  • 擊樂
    • 狂打樂擊
    • 無所不擊
  • 大地樂器館
    • 大地樂器體驗系列
  • 淡水小劇場
    • 包場看演出
    • 小劇場製作
  • 高蹺/雕像
  • 計畫/合作
  • 支持我們
  • English
    • About Us
    • Ensemble
    • Theatre Production
    • International_Archive

《全事經驗戀歌》

《全事經驗戀歌》
​

2012-2013「亞洲表演藝術節」台日劇場跨國製作

劇名:全事經驗戀歌
導演:矢內原美邦
影像:高橋啟祐
演員:光瀨指繪 張偉來 劉佩芬
演出日期:2012年11月16-18日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2012年12月1日-2日東京藝術劇場(東京);2013年11月1日東京藝術劇場

簡介:
在圖書館工作的裕子閱讀了一本書。書裡描述一段關於操偶師與女人悲傷的愛情故事。裕子穿越時空進入到書裡,嘗試改寫故事的結局。沒想到遭到女人與操偶師的反對。最後他們都接受了愛情中的遺忘與悲傷,並彼此了解到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身聲劇場於2012年獲選為「亞洲表演藝術節」代表台北市參與跨國製作的團隊,由二位身聲劇場資深表演者——劉佩芬與張偉來參與《全事經驗戀歌》之創作、演出。有別於以往與熟悉的夥伴共同創作經驗,首度與日籍導演矢內原美邦以及演員光瀬指絵共同排練,同時結合高橋啟祐的影像創作;進行為期長達一個多月的共同製作、排練及台北、東京兩地演出。

由亞洲11個城市組成的亞洲主要都市網,其中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亞洲表演藝術節,2012-2013年承繼2009年主辦「國際共同製作」方式,由東京作為主辦都市,兩位藝術家分別為2012年獲得岸田國士戲劇獎的舞蹈家矢內原美邦、及影像創作者高橋啟祐,與台灣「身聲劇場」進行國際共同製作與演出,促進各城市藝術家在表演藝術領域中的交流互動。
矢內原美邦為日本當代傑出編舞家與導演,其創作結合影像、音樂與各種元素,尋求對現代日常生活的直觀與經驗,並且探討社會諸多矛盾現象,展現與同代對話的獨特現代舞風格。而此次獲選跨國製作的國內團隊,為台灣獨具特色的音樂肢體劇場─身聲劇場,同樣以演、樂、舞合一的劇場美學與表演風格,歷來創作長於運用世界樂器、人聲與吟唱、面具與魁儡等多重表演形式,持續探索跨文化、跨領與的全方位表演語彙。兩城市藝術家此次跨國合作,不僅僅是藝術家的對話,創作文本也凸顯超越時空的文化理解與情感認同,透過表演藝術作為傳達的可能。

2012年赴東京藝術劇場的演出,許多亞洲城市如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一些藝術工作者、導演等,皆表達他們對身聲劇場運用身體、聲音的開發模式以及在舞台上蘊含能量、利用原始的身體所產生的爆發力,感到非常驚豔也十分好奇,希望能有機會再度交流、進一步互動、認識。

鑒於演出成功、國際交流創作成果備受肯定,於是2013亞洲表演藝術節,東京都主辦城市再度邀請身聲劇場,再次搬演《全事經驗戀歌》,以作為各會員城市團隊於2013年度國際共同製作之觀摩演出。

綜上所述緣由,促成本團再度獲邀赴日參與《全事經驗戀歌》—。

《全事經驗戀歌》簡介
2007年,導演矢內原美邦來到台灣,在美術館看見一幅畫,畫中有一對男女站在池子中央。這張畫讓矢內原美邦心中開始構圖一幅幅關於愛情的畫面與故事,那是《全事経験恋歌》這個作品的起點。

《全事経験恋歌》劇本由矢內原美邦親自創作,故事描述一位圖書館員進入書中世界,遇見了戰火中的一對戀人。在日本殖民台灣時期,一位操偶師與一位富有的有夫之婦產生情愫,然而在時代動盪與身分血統的阻隔下,兩人只能被迫分開,永遠地埋葬情感。跑進故事中的現代圖書館員無法改變悲劇,只能帶著過去時光回到新的紀元,繼續閱讀一個又一個時代的繁華落盡。

書裡的角色搬演著已經被決定好的故事與記憶,但眼前的世界卻一直在變化著。過去與現在、想像與現實,看似相悖其實相依相存的時空,交叉出這個世界所產生的歷史與人物。無論是東京或台北的表演者,他們使用不同的語言站在同一個舞台上,在不同的文化裡尋找共通,透過劇場,表達人類存在在一個同樣的世界。這也是藝術能夠跨越許多文本、語言的力量所在。角色必須在兩個世界來去復返,對於表演者本身必須挑戰如何詮釋、進出角色之間,從表達現實、脫離現實、又回到現實,《全事経験恋歌》不只透過劇中角色,也透過台日兩地的演員去貫穿,希望台灣的觀眾以及日本觀眾們,都能走進劇場,一起撿拾時光所遺留的痕跡。

發想《全事経験恋歌》劇本的過程中,飾演圖書館館員的日本女演員光瀨指繪父親過世,光瀨指繪身上帶有一部分的台灣血統,她的爺爺是台灣人,其父親又在台灣出身,陪伴處理後事的矢內原美邦一邊思考著日本與台灣的關係,如何透過劇場連結不同世代的情感。

劇中圖書館館員透過一本書回到過去,書裡的世界意味著虛擬,這樣的虛擬在現代化的社會同樣可能是手機、電腦網路,但是,無論人類如何投入虛擬世界的創造,卻不可能離開現實而存在。

導演簡介:
矢內原美邦
為日本當代傑出編舞家與導演,其創作結合了影像、音樂與各種元素,和表演者的肢體、創作出現代舞的新型態,與同世代的人們對話。她獨特的編舞風格,尋求對現代日常生活的直感經驗事實的表達方法,並且直接地探討這個世界令人煩擾的諸多矛盾,表現了今日東京的氛圍。2005年,她在東京的Kichijoji劇場開始「矢內原美邦計畫 (Mikuni Yanaihara Project) 」的演出,並且開始擔任劇作家與劇場總監。2012年,其劇作「Maemuki! Taimon」獲得了競爭激烈的第56屆岸田國士戲劇獎 (Kishida Drama Award)。除了舞台創作,她也與多媒體視覺藝術家 Keisuke Takahashi 以「off-nibroll」這個組織的名義,一同創作影像作品。

亞洲表演藝術節創作工作

2012年11月底身聲劇場三個團員:劉婉君、潘靜亞(巴奈)、莊惠勻前往東京參與國際共同製作的「創作工作坊」,劉婉君參與印度導演Zuleikha CHAUD製作,潘靜亞(巴奈)與莊惠勻參與日本導演Junichi Hirota製作。工作坊另外五名東京表演者,於前一階段以投遞書面資料方式,經審核後自二十位東京表演者遴選出五位表演者,和台灣身聲劇場三位團員於此次共同進行創作。

2012年的「創作工作坊」並無主題限制。兩位導演自訂主題分別為《雞婆/質問》(日本導演Junichi Hirota)、《無題信件的祕密》(印度導演Zuleikha CHAUD)。

創作工作坊(一)
導演:Junichi Hirota(日本)
表演者:潘靜亞(巴奈)、莊惠勻(身聲劇場)、KeKe、Kiyo Mishina、Kengo Namiuchi
演出內容:題目為《雞婆/質問》,劇本以大量問句形式構成,提出人們日常生活中對彼此問候、關心或好奇的提問,有時會形成令人尷尬或言語無法溝通的處境。此作品亦強調融和表演者的肢體語言與聲音表現形式。

創作工作坊(二)
導演:Zuleikha CHAUDHARI(印度)
排練助理/助導:Yasuro ITO
表演者:劉婉君(身聲劇場)、Satoshi KAMIMURA、Mitsuhiro TOKITA
演出內容:這次是和一位知名的印度女導演Zuleikha Chaudhari合作!她是一位劇場導演同時也是燈光設計師。她擅長探索和開發一系列的問題,做中斷的敘事結構,影像是如何建造和經歷的、文字和表演之間的關係,什麼是表演者之間的動態和空間——無論是人體的空間,或空間內的表現正在發生的事情。這一系列的問題所採取的形式的表演。
這次10分鐘的演出理念是源自於她以前的作品再重新創造。一開始我們讀了KDVyas寫的18封信,每一封信裡都含有藝術家RAqs Media Collective為這個內容所作的照片、影像。其中也討論了許多關於Mahabharata的故事(這部世界經典敘述潘度五子和持國百子間漫長而血腥的鬥爭戰役告終,大地瀕臨毀滅,人類延續了血脈史詩中的智慧真諦。)
    我們從中截取有興趣的部份來作創作。

身聲劇場 Production|身聲大地樂器館 Music Room|身聲淡水小劇場 Theatre
TEL:02-28095885|​LINE ID:sunsontheatre|Telegram
通訊地址:251018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98號3樓
 Whatsapp:+886916659322|Wechat:leonson73
EMAIL:sunsontheatre@gmail.com
3rd Floor  No.298 Zhong Zheng Road Tamsui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251018 TAIWAN

加入好友

    訂閱身聲EDM Join Our Mailing List

訂閱 Subscribe
按下以自訂 HTML
圖片

Photograph Credit

  • 最新消息
  • 關於身聲
  • 劇場
    • 作品全紀錄
    • 親子劇場
    • 國際演出紀實
    • 合作創作
  • 擊樂
    • 狂打樂擊
    • 無所不擊
  • 大地樂器館
    • 大地樂器體驗系列
  • 淡水小劇場
    • 包場看演出
    • 小劇場製作
  • 高蹺/雕像
  • 計畫/合作
  • 支持我們
  • English
    • About Us
    • Ensemble
    • Theatre Production
    • International_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