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聲劇場《群婆亂舞》
女人屋簷下 打擊樂x肢體x舞蹈
她們不是電視裡光鮮亮麗的俏媽,而是更靠近泛泛之眾的你我她,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世代,她們在眼淚裡找到力量,在一根蔥一粒米中找到了世界的滋味。2015年身聲劇場口碑創作,由身聲三位女團員亮麗出擊,透過音樂與肢體語彙,把屋簷下女人的心事,掃塵除垢、再加點小辣,「演樂舞」三位一體。家庭瘋婦的嬉笑怒罵與甘苦雜味,用盡力氣拼搏的美麗,婆婆媽媽再上火線!
發想/劉佩芬 原本從街頭的小品開始,婉君跟我在街頭裝扮成家庭主婦,唱玩饒舌在街頭「控訴」,歌詞關懷環境、社會、健康。接下來重新編製邀請更多人一起裝扮成家庭主婦在婚禮上祝福即將為人妻的婉君,唱的是一個女人在愛情路上的起伏。從胡鬧好玩中播種,發芽製作成劇場作品。 演出有四個段落,每段是一般日常的家務事,創作過程大家會問這種題材已經有人做過、討論過,家務事平常不過,沒有什麼大道理,在劇場裡去實踐它或重現它的意義等等。讀到一段西蒙波娃文字,藉此分享: “清掃是為了消除灰塵,整理是為了消除混亂……許許多多的女人有的只是這種不會戰勝灰塵的永無休止的鬥爭(掙扎)……幾乎沒有什麼工作比永遠重複的家務勞動更像薛西弗斯(Sisyphus)所受的折磨:乾淨的東西變髒,髒的東西又被搞乾淨,周而復始,日復一日。家庭主婦永遠在原地踏步中消耗自己……永遠只是在維持現狀”。 想幫母親做點家務盡孝心,我卻趕不上她的腳步。這些平常的家務事-打掃、買菜、洗衣、煮飯,我做起來氣喘吁吁。除了佩服家庭主婦的體力,也看到「原地踏步、消耗自己、維持現狀」在一個女人身上,尤其她說自己沒有夢想,顧著往自己想去的方向前進的我,有種複雜的心情。 打掃買菜洗衣煮飯跟肢體與節奏有關,但越日常越難呈現。於是我想像做家務是一幕幕的動作武打畫面──跟灰塵打鬥、在菜市場追逐、跟鍋具與食材火拚、跟衣服的汙漬油垢搏命。現在的家庭主婦已經不是我們以為的黃臉婆,而是足以影響社會的一群人。演出中嬉鬧的調侃醜化是想揭露被忽略的力量,讓甜蜜又辛酸的家務事看起來動感有趣,並希望家庭主婦在繁忙的家務事中不要迷失自己,相信有選擇的權利。 我們不是生來就是女人,而是成為了女人-西蒙波娃。有人願意就這樣、有人努力尋找出口,像是秘密花園圖,有人看了暈眩、有人畫出瑰麗繽紛。我想透過家裡日常的家務事,去理解這其中成為女人的通過儀式,或用劇場的方式去尋找問題,或想藉此用輕鬆的心情在這迷宮般的花園裡牽著母親的手預見美麗。
發想/劉佩芬 原本從街頭的小品開始,婉君跟我在街頭裝扮成家庭主婦,唱玩饒舌在街頭「控訴」,歌詞關懷環境、社會、健康。接下來重新編製邀請更多人一起裝扮成家庭主婦在婚禮上祝福即將為人妻的婉君,唱的是一個女人在愛情路上的起伏。從胡鬧好玩中播種,發芽製作成劇場作品。 演出有四個段落,每段是一般日常的家務事,創作過程大家會問這種題材已經有人做過、討論過,家務事平常不過,沒有什麼大道理,在劇場裡去實踐它或重現它的意義等等。讀到一段西蒙波娃文字,藉此分享: “清掃是為了消除灰塵,整理是為了消除混亂……許許多多的女人有的只是這種不會戰勝灰塵的永無休止的鬥爭(掙扎)……幾乎沒有什麼工作比永遠重複的家務勞動更像薛西弗斯(Sisyphus)所受的折磨:乾淨的東西變髒,髒的東西又被搞乾淨,周而復始,日復一日。家庭主婦永遠在原地踏步中消耗自己……永遠只是在維持現狀”。 想幫母親做點家務盡孝心,我卻趕不上她的腳步。這些平常的家務事-打掃、買菜、洗衣、煮飯,我做起來氣喘吁吁。除了佩服家庭主婦的體力,也看到「原地踏步、消耗自己、維持現狀」在一個女人身上,尤其她說自己沒有夢想,顧著往自己想去的方向前進的我,有種複雜的心情。 打掃買菜洗衣煮飯跟肢體與節奏有關,但越日常越難呈現。於是我想像做家務是一幕幕的動作武打畫面──跟灰塵打鬥、在菜市場追逐、跟鍋具與食材火拚、跟衣服的汙漬油垢搏命。現在的家庭主婦已經不是我們以為的黃臉婆,而是足以影響社會的一群人。演出中嬉鬧的調侃醜化是想揭露被忽略的力量,讓甜蜜又辛酸的家務事看起來動感有趣,並希望家庭主婦在繁忙的家務事中不要迷失自己,相信有選擇的權利。 我們不是生來就是女人,而是成為了女人-西蒙波娃。有人願意就這樣、有人努力尋找出口,像是秘密花園圖,有人看了暈眩、有人畫出瑰麗繽紛。我想透過家裡日常的家務事,去理解這其中成為女人的通過儀式,或用劇場的方式去尋找問題,或想藉此用輕鬆的心情在這迷宮般的花園裡牽著母親的手預見美麗。
藝術總監/總導演:吳忠良
肢體擊樂編導:劉佩芬
共同創作與演出:劉佩芬、劉婉君、莊惠勻
樂手與演出:Ivan Alberto Flores Moran、張偉來、李樹明、陳姿吟
特別演出:家庭主婦們
舞台設計:張偉來
燈光設計:周雅文
服裝設計:劉婉君
平面文宣設計:莊惠勻
感謝受訪者:(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李宜恩、紀旻坪、徐美紅、張瑞娟、莊淑君、許淑子、陳淑燕、陳 儷、劉邱碧言、劉美麗、藍瑤美
攝影:李羽涵(彩色)、陳有德 (黑白)、小燕子
2015年8月28-30日首演於竹圍工作室十二柱
2016年12月3日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演藝廳
2017 臺南藝術節 臺灣精湛 演出日期:2017年5月6日 演出地點:臺南新化演藝廳
2017年5月26日-28日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實驗劇場
2018年5月5日新竹縣劇場藝術節 演出地點:新竹縣政府演藝廳
《群婆亂舞》除了由身聲三位女團員擔綱演出家庭主婦,在尾聲特別結合了家庭主婦一起完成演出。《群婆亂舞》於台北首演,結合了6位家庭主婦素人演員於2017年台南藝術節演出,增加到13位,2018年於新竹縣劇場藝術節,招募素人演員;數量更超乎預期,在最後同台演出的素人表演者增加到26位,發揮了演出最大的能量,看見越來越多的媽媽透過展演亮麗再現人生舞台,意外成就此次演出的驚喜。
媽媽們與身聲表演者透過一段唱作俱佳的歌舞秀,讓尾聲成為全劇亮點,而在觀眾跟著台上表演者經歷了家庭主婦每一個生活片刻後,看到貨真價實的家庭主婦現身舞台,更賦予了這個作品不同的意義。
演出嘉賓:
2015年:黃月香、陳淑燕、陳怡靜、黃月娥、李淑惠、吳錦。
2016年:黃月香、陳淑燕、陳怡靜、曾瓊滿、雷秀雲、楊來春。
2017年(台北):黃月香、陳淑燕、陳怡靜、曾瓊滿、雷秀雲、陳金蘭。
2017年(台南市新化區):江秋美、李鳳凰、周玉婷、翁子淵、張智華、郭秋伶、陳倩青、陳櫻鄉、曾于曦、黃月香、趙玉珍、劉秀琴、簡吟芳、顏淑娟。特別感謝:康文榮、扶桑花舞蹈團。
2018年(新竹縣):吳承倫、李育青、周舜裕、林欣瑩、邱偉浩、洪呈淇、孫明更、張天妹、張玉香、郭乃禎、陳希珍、陳佩均、陳雅君、陳蓮韻、曾春敏、黃月香、黃素玲、黃麗華、鄒曉青、雷靜美、劉小可、劉惠愉、潘美玲、蔡馥如、盧怡珊、魏佑恩。
肢體擊樂編導:劉佩芬
共同創作與演出:劉佩芬、劉婉君、莊惠勻
樂手與演出:Ivan Alberto Flores Moran、張偉來、李樹明、陳姿吟
特別演出:家庭主婦們
舞台設計:張偉來
燈光設計:周雅文
服裝設計:劉婉君
平面文宣設計:莊惠勻
感謝受訪者:(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李宜恩、紀旻坪、徐美紅、張瑞娟、莊淑君、許淑子、陳淑燕、陳 儷、劉邱碧言、劉美麗、藍瑤美
攝影:李羽涵(彩色)、陳有德 (黑白)、小燕子
2015年8月28-30日首演於竹圍工作室十二柱
2016年12月3日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演藝廳
2017 臺南藝術節 臺灣精湛 演出日期:2017年5月6日 演出地點:臺南新化演藝廳
2017年5月26日-28日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實驗劇場
2018年5月5日新竹縣劇場藝術節 演出地點:新竹縣政府演藝廳
《群婆亂舞》除了由身聲三位女團員擔綱演出家庭主婦,在尾聲特別結合了家庭主婦一起完成演出。《群婆亂舞》於台北首演,結合了6位家庭主婦素人演員於2017年台南藝術節演出,增加到13位,2018年於新竹縣劇場藝術節,招募素人演員;數量更超乎預期,在最後同台演出的素人表演者增加到26位,發揮了演出最大的能量,看見越來越多的媽媽透過展演亮麗再現人生舞台,意外成就此次演出的驚喜。
媽媽們與身聲表演者透過一段唱作俱佳的歌舞秀,讓尾聲成為全劇亮點,而在觀眾跟著台上表演者經歷了家庭主婦每一個生活片刻後,看到貨真價實的家庭主婦現身舞台,更賦予了這個作品不同的意義。
演出嘉賓:
2015年:黃月香、陳淑燕、陳怡靜、黃月娥、李淑惠、吳錦。
2016年:黃月香、陳淑燕、陳怡靜、曾瓊滿、雷秀雲、楊來春。
2017年(台北):黃月香、陳淑燕、陳怡靜、曾瓊滿、雷秀雲、陳金蘭。
2017年(台南市新化區):江秋美、李鳳凰、周玉婷、翁子淵、張智華、郭秋伶、陳倩青、陳櫻鄉、曾于曦、黃月香、趙玉珍、劉秀琴、簡吟芳、顏淑娟。特別感謝:康文榮、扶桑花舞蹈團。
2018年(新竹縣):吳承倫、李育青、周舜裕、林欣瑩、邱偉浩、洪呈淇、孫明更、張天妹、張玉香、郭乃禎、陳希珍、陳佩均、陳雅君、陳蓮韻、曾春敏、黃月香、黃素玲、黃麗華、鄒曉青、雷靜美、劉小可、劉惠愉、潘美玲、蔡馥如、盧怡珊、魏佑恩。